泰洛星自然背景研究

来源:Robotech Unofficial 2060
翻译:moontree

I 恒星瓦利瓦

    瓦利瓦(Valivarre)是一颗明亮的蓝白色的A6级主序星,它的质量是太阳 的两倍,表面温度比太阳要高的多(8300K)。它的半径是太阳的1.95倍大小, 亮度是太阳的16倍;与太阳相比,瓦利瓦的辐射谱更偏向于紫外区。分析显 示,瓦利瓦的年龄只有短短的7900万年,约在3500万年以后, 它将演化为一颗橙色的K5级红巨星,给星系里的所有生命带来灭顶之灾。
    瓦利瓦位于南十字星座中(赤经(RA)12h4.2m, 赤纬(Dec) -62.12),距离地球1812秒差距。它曾经是一个庞大的星际帝国的中心,在这个 帝国的鼎盛时期,它控制了五千万立方秒差距的广大星域,统治着一千个以上有 人居住的星球。
    (注:赤道坐标系统:(RA./Dec), 这种坐标系是以地轴和天赤道做基本轴线, 地球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天球上就成了赤经 (RA) 和赤纬 (Dec), 天空任一点的赤经 和赤纬值对地球上任何一个位置的人都是一样的。)
    瓦利瓦拥有十二颗行星。最靠近它的三颗是石质行星,温度 高,不适宜人类居住,它们的大小不等,最小的约为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最大 的则是地球质量的两倍。接下来的五颗都是巨行星,表面覆盖着浓密的大气层, 靠近内侧的两颗分别类似木星和土星,外侧的三颗则更像天王星和海王星。最外 面的四颗行星大体上都是由岩石,水和甲烷冰的混合物构成的,基本情况类似于 天王星与海王星的卫星,和冥王星也比较接近。

II 行星凡托玛

    凡托玛(Fantoma)是瓦利瓦的第四颗行星,它到瓦利瓦的距 离是3.95个天文单位(日地平均距离),公转周期约为2066个地球日。在这个 距离上,凡托玛从瓦利瓦那里接受到的能流与地球从 太阳上接受到的能流相差无几。同样的原因,尽管瓦利瓦的半径 接近太阳的两倍,但是在凡托玛上看起来,瓦利瓦张 成的立体角只有太阳相对地球张成的立体角的四分之一。由于瓦利瓦 的辐射更加偏向紫外区,再加上它较小的视直径,从凡托玛 上裸眼直视瓦利瓦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比起从地 球上裸眼直视太阳要危险的多。凡托玛的自传倾角约为26度,它还 拥有一个很强的磁场。但是,从瓦利瓦吹来的太阳风速度缓慢, 只有亚音速的量级,所以凡托玛并没有类似木星或者地球那样显著 的磁层结构。
    凡托玛是一颗巨型的气/液态行星,它的尺寸较木星稍小一些, 质量是地球的208倍,半径略微超过地球的十倍(64,930 km)。凡托玛 的自转周期相当的短(考虑到它的大小),仅有十一个小时零六分 钟,在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科利奥里力的作用下,凡托玛的大气层具 有明显的高/低气压带结构(与木星和土星类似),可以见到大量风暴的发生。 其中最显著的一个称为杰夫尔风暴区,这是一个位于行星赤道附近的高压区,类 似于木星上著名的大红斑。自从泰洛人有了天文观测记录以来,这个风暴区就一 直没有消失过。另外,凡托玛接受到的辐射能要远较木星为多,所 以它的大气活动也要更加活跃。凡托玛的大气主要由氢 ,氦,甲 烷,氨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所构成,整个行星从外表上看上去,间杂着一条条 青绿色与白色的带子。
    凡托玛有一个中等大小的尘环结构,分布在周围1.3至1.7倍自 身半径的区域。尘环主要由岩石碎片所构成,大小从一颗尘埃到几米不等。这些 尘环与行星自传轨道面的夹角最大不超过0.2度,所以尽管从凡托玛 的卫星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尘环,但是远不如从地球上看到的土 星光环那么壮观,当然,比起木星的光环那还是要动人的多了。凡托玛 的尘环系统还有一个非常独特之处,在中部的几条尘环中富含磁单 极子,这在整个星系中是极为罕见的,从来没有在其他地方发现过如此大量的磁 单极子。据推测,曾有一颗由磁单极子构成的星体在很近的距离上掠过凡托玛 ,因而被引潮力撕成了碎片,它的残骸就归入了凡托玛 的尘环之中。
    凡托玛有八颗卫星。内侧的两个石质卫星,分别名为法卡诺 (Falcaro)和斯托诺(Stonol) ,质量只有地球的百分之几。泰洛(Tirol)是凡托 玛的第三颗卫星,它的大小与地球非常接近。由于泰洛引 潮力的推动,法卡诺上的地质活动极端活跃,斯托诺上的则 要稍微缓和一些,也因为如此,这两颗卫星的自转与他们相对凡托玛 的公转并不同步。。马德拉(Madrea)是凡托玛的第四 个月亮,质量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在马德拉的外侧,剩下的卫星都 很小,最大也不超过地球质量的0.3%。

III 卫星泰洛

    作为凡托玛的第三卫星,泰洛(Tirol)是泰洛文明的传统中 心。虽然在几个世纪以前,机器人统治者就抛弃了泰洛,搬到高高在上的轨道母 舰上与他们的克隆人社群生活在一起,但是大部分的泰洛人还是在底下的泰洛星 表面生活。
    泰洛比地球体形略小,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61%,半径 也只到地球半径的82%。总体来说,泰洛的密度要比地球的密度 略大(因为泰洛的星核星体比值比地球的略大),表面引力相当于地表引力的92%。它到凡托玛的距离约为 2.4倍的凡托玛半径(157,711 km),公转轨道平面与凡托玛的赤道面 相当接近。泰洛围绕凡托玛公转一圈需要12个小时零21 分钟。由于凡托玛体形巨大,而且其它的凡托玛卫星都很小,所 以泰洛相对凡托玛总是保持恒定的相位,也就是说,从方 托玛上看,泰洛总是用同一面对着它。
    在泰洛的天空中,最明显的天体就是凡托玛,它张成 的视角接近45度。在泰洛对着凡托玛的那一面,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日食”(瓦利瓦被凡托玛遮住)。在某些季节,甚至在正午时分都可以看到方 托玛。从泰洛上看,凡托玛在天空中的位置几乎不随时间 改变,完全是由观测者在泰洛上的位置来决定。泰洛的自转 称为同步自转,也就是说它的自转周期与它绕凡托玛的公转周期相 同,均为12个小时零21分钟。反过来,因为泰洛的公转周期比凡托 玛的自转周期要稍微长一点,所以从泰洛上看起来,凡托 玛在反向自转,周期约为110个小时,或者说是9个泰洛日。泰洛 这么短的旋转周期对它的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泰洛大气受到的离心 力约为地球的三倍,科利奥里力则接近地球的两倍。与地球相比,泰洛 上的气候模式更多的局限在小的范围以内,大部分的云层和降水都发 生在低纬度地区。
    (译者注:这里反向自转可能是作者弄错了,按照他给的数 据来看是不对的)
    泰洛自身没有可探测到的磁场,即使有的话,同凡托玛 的贡献相比也可以忽略不计。凡托玛的磁场穿过泰洛 的部分,非常近似于一个磁二级矩的磁场,从泰洛上看,磁 力线与泰洛的自转轴大体平行。这与地球的磁场不尽相同。尽管如 此,在泰洛的表面仍然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使用两维磁罗经,主要的 差别在于:在泰洛上在任何纬度都可以看到强烈的极光现象。另 外,凡托玛光环的碎片也常常会成为泰洛天空中的流星。
    泰洛32%的表面是陆地,大部分都属于帕若那(Pae'rana)大陆, 该大陆的中心恰好就是凡托玛在泰洛上的投影。在泰洛背向 凡托玛的那一面,分布着一些火山岛和几块较小的陆地。总体上看,泰洛 超过一半的面积为海洋所覆盖。泰洛的构造活动活跃,但是 由于凡托玛起潮力的作用,帕若那大陆上的板块漂移 运动相对来说还不太明显。
    泰洛上大部分的地区比起地球要更加干燥,这种情况在帕若那 大陆的中心更为明显。尽管如此,在泰洛上依然可以找到 所有地球上的气候带与生态区。比如在帕若那大陆上,生态区在大 尺度上按照纬度的不同呈现带状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分布着极地冻原,较低一点 的纬度上是针叶林带。在低纬度地区分布着草原,更低纬度的地方则是热带沙漠 和雨林。大部分的泰洛居民都生活在草原与无树平原地带,以及温带地区的海岸 附近。

IV 泰洛的居民

    泰洛星上有人居住的面积大致相当于地球上欧亚大陆与非洲的总和。 尽管如此,泰洛的种族构成却比地球上的单纯得多。在泰洛上仅有三个人 种,分别源自地球上的高加索人,德拉威人和蒙古人。从这一点可以推断出,最 早移居到泰洛上的人类来自于地球上的近东和中亚地区。
    从人类到达泰洛开始, 经过漫长的六千年,文明之花终于开遍了整个星球,在此期间,泰洛人分化成四 个主要的语系,产生了不计其数的部落和民族。经过岁月的洗涤,不同的文明逐 渐融合,泰洛人开始走向统一。从早期的大帝国一直发展到后来的工业化国家/联邦。公元672年(C.E),泰洛人的太空时代开始了,到那时为止,整个星球上 只剩下七种主要的语言,其中四种属于奥佩罗-苏同安(Orpelo-Sue'tonan)语系 的分支。
    渐渐的,泰洛种族混合体中一个相对迟到的成员,泰雷西亚 (Tiresian)文明占据了星球上的统治地位。泰雷西亚人在这个星球 上的历史最早上溯到不超过公元前410年,直到公元360年的时候,他们才开始 在星球事务中凸现出自己的重要性。一千年过去了,到公元1361年机器人帝国 (Robotech Empire)诞生的时候,泰雷西亚文化和语言已经凭借他们在政治和经 济上的压倒性优势,渗入了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今天,大多数古老的文明 已经泯灭不可考,只有一些姓氏,地名,还有一些地方性的节日习俗还保留着这 些文明的残迹。唯一的例外是瑞拉克(Rilac)地区的山地人,这个粗犷,思想独 立的民族在许多世纪里一直保持着 他们自己的语言和习俗。
    泰洛文明,从这个角度讲特指泰雷西亚文明,从它的发展前景上说是一个非常 优秀的文明。作为一个星际霸主,它支配着几百个同盟星球,同时还拥有一千个 和它自身相当大小的殖民地。一千年过去了,泰雷西亚人开始把他们自己看作这 个星系中文明的最高代表。于是,坚持传统的政府形式,修建纪念碑式的建筑就 成了泰洛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尽管许多泰洛本土的居民认为机器人长老和首领 (Robotech elders and masters)放弃了对星球的责任,因为他们抛弃了泰洛星 球,不过这些留在泰洛上的人既没有资源,也没有武力,甚至也没有愿望去和帝 国对抗。
    泰洛历史上无数前工业化文明在几千年中曾经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神话和 宗教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脉络可循。在泰洛人传承下来的 神话体系中,泰洛人最早是由主神瓦尔(Var'e)创造出来的,瓦尔同时也是太 阳神,身兼创造和毁灭之能。后来,邪神阿杜因得(Adoyn'de)侵入了瓦尔 的领地,泰洛人沦入了一个长像类似恶龙的魔族——批托克(P'tok)人的 统治之下。批托克人奉邪神阿杜因得为主,他们把泰洛 人从天堂打下地狱,变成自己的奴隶。后来,泰洛人在仲裁神凡托 (Fanto)的第一代化身——佐尔得(Zor'de)的 帮助下,推翻了他们的统治者。仲 裁神凡托的第三代化身——拉那克(Lanack),据说是在此之后的六千年 诞生,他领导泰洛人发动了一场长达一个世纪的战争,终于打败了邪恶的国王, 然后又把文明的艺术传授给泰洛人。
    后来,对凡托神的崇拜渐渐演化出了许多民族性和宗教性的神灵,随后 又从中诞生出了几个主要的普救主义哲学宗教体系。直到星际共和国的早期,由 于政教分离的因素,这些信仰系统都消亡了。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泰洛人的 哲学思考,主要集中在公民义务,家庭责任和社会道德方面,哲学中形而上学的 部分以及神学则少人问津。

(编者注:本文根据《超时空骑团》设定集、Robotech图画集、小说等资料结合而作,因此仅供参考用,本文完成于官方年表出台之前,若年月与官方年表不符,以官方年表为准。本文所用“公元”,皆为地球公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