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洛星社会背景研究

来源:Robotech Unofficial 2060
翻译:moontree

I 史前时期

  很显然,泰洛(Tirol)上的生命并不源自这个星球。按照科学家的解释,瓦利瓦 (Valivarre)太年轻了,生命还来不及从围绕它转动的那些星球上创生出来。同 时,DNA检测的数据也显示,同一个星区其他星球上的生命,或多或少的和泰 洛上的生命共享有一个祖先。
  有证据表明,泰洛人是第三个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智慧种族。大约114百万 年以前,曾经有智慧生命控制过泰洛星球,这可能与一个未知的,早已灭绝的种 族——我们现在称之为播种者(Seeders)的大规模殖民活动有关。无数的世代过去 了,有关这个种族活动的遗迹都已经消逝在岁月长河中,只知道他们在衰亡 之前,可能一度控制过这个星区数以百计的行星。由于星系飘移,现在无法知道 他们的影响曾经达到过多大的范围(目前尚没有对整个星系进行过考察),据推 测最多可能有三万个有人居住的行星在他们的控制之下。在某些星球上,有迹象 表明他们只是引入了一些新的生命进入原有的生态系统之中,对另外一些星球, 比如泰洛,则进行了完全的星球改造,所有的生命都来自于其他的世界。在生命 被播散到泰洛上的一亿年间,物竞天择,星球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生命样式 和生态系统。移植到这个星球上的生命也早已习惯了泰洛的气候,它那奇怪的白 天黑夜,日月星食。
  第二个外星文明对这颗星球的占据大概仅仅发生在一万五千年前。现在我们称 之为定居者(Settlers)的这个文明在泰洛上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殖民地。我们对这 个种族同样知之甚少,只知道他们曾经从外星世界带来更多的物种,并把它们播 撒在泰洛,普拉克斯(Praxis)和其他一些星球上面。在定居者带来 的那么多种生命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来自于地球的人类。到目前为止,只有极 少的几个定居者的遗迹得到过发掘,而这为数不多的几个发掘过的遗 迹,并没有提供多少有价值的材料。看起来,对定居者来说,泰洛殖 民地只是一块穷乡僻壤,可能只有一些农业经济。在任何时候,泰洛上的定居者 人数都没有超过6000,分散在一些小的殖民点中。显然定居者 的葬礼仪式使用的是火葬,因为尽管在定居者的遗迹中经 常可以发现人类的遗骸,但是至今仍没有确切的报导发现定居者的遗 骨。看起来,泰洛人对这个种族的记忆构成了他们神话中关于魔族批托克 (P'tok)的那部分的核心。
  大约在14000年前,在人类被带到泰洛后不久,所有定居者活动 的迹象都消失了,有证据表明他们的定居点毁于武力,从此,被移栽到这里的人 类,作为这个世界无可争辩的主人,开始了他们对这个星球长时间的统治。
  最早的泰洛文明大约在公元前6500年发源于岱弗(Dev'er)和瑞莱(Relav) 河谷。在接下来的一千年里,另外三个复杂的本地文明也在这里兴起。大约是在 公元前5800年的时候,岱弗河谷地区的城邦首先发明了文字,在接 下来的五个世纪里,瑞莱和通弗拉(Tonvella)地区的文明也独立发展 出了自己的文字。大部分的泰洛文明的始祖都可以追溯到这几个最早的文明,尽 管他们后来渐渐都被其他如波浪般涌来的部族所征服。

II 前工业化时期

  泰洛工业化之前的历史既漫长又复杂,到目前为止地球上的历史学家只能接触 到极少量的翻译资料,所以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还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泰雷西 亚(Tiresian)文化血脉的主流发源于岱弗瑞亚(Dev'eria)。尽管这个地区的政 治中心在一千年的时间里反复为野蛮人所征服,但是这些征服者无一例外的继承 了岱弗(Dev'er)文化。这使得它一直完整的延续到了公元前1200年,直到被 提特列人(Tettelians)部落联盟摧毁为止。然而,在此之前的几个世纪里,另一 个文明,弗洛西(Forasi)城邦已经出现了,尽管与岱弗文化有很大 的差异,弗洛西文化还是从前者那里吸收了许多宗教,技术与科学的 成果。
  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过,在弗洛西城邦之后出现了英黎巴 (Ein'liba)帝国。膨胀的野心和尚武的风俗驱使帝国在公元前721年达到了它的 顶峰,它征服了弗洛西城邦,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弗洛西 文化。然而,一波又一波的蛮族入侵,同一个又一个提特列王朝 之间不停的战争,再加上自身的经济问题,英黎巴帝国终于在公元前 301年颓然崩溃。西北部帕若那(Pae'rana)大陆从此进入了一个黑暗的时期。
  时光流逝,在旧帝国临近海岸线地区的穷乡僻壤上,现代苏同(Su'tone)文 明的始祖逐渐从文明发展的泥潭中出现。在这一地区产生的众多民族之中, 有一支就是泰雷西亚(Tiresian)人,他们的祖先可以上溯到几个世纪前侵扰英 黎巴帝国的野蛮人。到了公元360年的时候,泰雷西亚 人已经发展成为苏同地区的强权之一,并且把他们的影响向东扩展到 奥佩莱(Orpelae)地区。

III 工业化时期

  公元五到七世纪的苏同地区,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刺激下,技 术进步的速度委实令人惊叹。在这个时期,苏同地区的居民开始对外 大举扩张,把大部分帕若那大陆纳为自己的殖民地,强迫许多本地 区民背井离乡,肆意蹂躏当地的文化。
  然而,苏同地区国家之间侵略性的竞争终于引起了几次毁灭性的 全球战争,其中的第三次引入了核武器。作为最后一场大战中一个被动的卷入 者,泰雷西亚在战后成为这个星球上唯一的一个超级霸权,如果必 要的话,它可以在星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行使自己的力量。
  尽管首先进入太空的是瑞拉克(Rilac)人,泰雷西亚和其他的 苏同国家仍一直在技术上占据优势。泰洛的太空时代起 步缓慢,尽管如此,到了公元800年初,他们已经在行星凡托玛 的一个更稳定的卫星上建立了第一个永久建筑物。两个世纪 之后,泰洛人已经在自己星系里的许多地方:星球表面或者轨道空间,建立了许 多殖民地。到发明空间折叠技术的时候,大约10%的泰洛人已经离开了他们 的摇篮。

IV 星际共和国

  在第一艘可空间折叠的飞船升空后的几十年里,由于日益恶化的 社会和经济环境,泰洛人上演了一出宏大的“出埃及纪”。其中大部分来到 新星际殖民地的人都来自非泰雷西亚文明(此时,大部 分苏同地区的居民已经认同了泰雷西亚文明,这要归功 于这个地区建立的十分成功的经济贸易共同体)。这些殖民地中,西瓦 (Ci'va)是最大的一个。这个殖民地最早是由瑞拉克人(Rilacian)建立的,当 时他们的故乡已经被内战和饥荒折磨了近一世纪之久。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 西瓦发展成了最大的泰洛殖民地,一个仅次于泰洛的贸易和 工业中心。
  泰洛星的骚动逐渐平息下来,在泰雷西亚人的领导下,泰 洛在公元1166年统一成一个大体上还算均一的共和国。空间折叠技术 的进展,还有大大提高的人口出生率,使泰洛殖民的步伐大大加快了。
  依靠改善了的折叠技术——尽管从今天的眼光看这点改善依然有限——星际贸易 繁荣了起来。开始的时候,仍然是由星际共和国的核心泰洛给各个殖民地提供补 给,但是很快各个殖民地就开始发展他们自己的工业,开发自己独特的资源,他 们开始相互贸易,并且把农产品输回泰洛。
  在对附近星区的探索活动中,泰洛人遇到了他们的第一批有智慧的外星盟友, 其中最重要的是卡巴人(Karbarrans)。这是一种类似熊的生物,尽管没有 发展出空间折叠技术,他们依然靠着自己的力量在太空中成为令人信服的存 在。然而 ,尽管卡巴人(Karbarrans)那难以置信的工业能力甚至令泰洛人都 相形见绌,但人口和污染仍给他们的生存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泰洛星际共和 国和卡巴霸权达成了一个全面友好的贸易协定,泰洛人向卡巴 提供空间折叠技术,独家采矿权和食物,作为交换,卡巴人 愿意同泰洛人分享自己的尖端工业技术,生物技术,还有无数 其他产品,比如说赛克坦矿石(Sekitan Ore)。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泰洛人 和卡巴人一直维持着基本友好的关系。
  在这个时期,泰洛人遇到了太空中的第一批敌人。共和国时期, 泰洛人和派瑞同人(Perytonians)之间发生了六次小规模冲突。公元 1274-1306年间,泰洛人联合卡巴人(Karbarrans)和弗洛克斯亚人(V'loxia)展开一场大战,这是一种类似龙的生物,当时的疆域包括数百个有人居住的星 球。这场战争耗资巨大,而且异常残酷,最后以弗洛克斯亚人的灭绝 告终。卡巴人也为泰洛人的种族灭绝行动感到震惊,双边关系由 此开始盘旋下降,直到公元1339年卡巴人切断了与泰洛本土的联 系,并于三年之后中断了与整个星际共和国的关系。从此以后,卡巴人 与共和国的自治领西沃尼亚(Ci'vonia)结成盟友,后者在那个 时期已经以西瓦为中心,控制了十几个的行星,并从其工农业产 品的广阔市场中获益匪浅。泰洛人和卡巴人之间维持几个世纪 的友好关系就这样迅速演变成某种武装对峙。泰洛也由此陷入了能源危机,长久以来,绝大多数的泰洛核电站燃料供应都依赖于富含氘的赛克坦矿石, 现在这种矿石的来源几乎中断了。这场矿石禁运迫使泰洛人不得不回归古老又低 效的多方式,以取得必须的核燃料。
  考察船的活动引发了泰洛人在太空的扩张,他们对成百个外星世界进行测 绘。这类考察以佐尔·戴罗达(Zor Derelda)的活动为顶点。佐尔是一个年轻的 泰洛项目科学家,他在一次深空探索行动中,发现了行星奥普特拉(Optera)和 它上面独特的生命形式。史前能量作为一种能源,同时也是一种克隆的催化剂, 它的发现给泰洛技术文明带来了一场革命,而且很快也给泰洛的权力圈带来了革 命性影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赛克坦矿石供给的中断现在证明对泰洛人来 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史前能量母体的补给需要大量的重水,而在失去了赛克坦矿 石之后,泰洛人已经重新发掘并且掌握了从海洋提取重水的技术。
  然而,史前能量的发现对泰洛社会造成的最根本影响并不在能源生产方 面。更重要的是,史前能量可以大大加速克隆的过程,可以更快的修复细胞的损 伤,这些发现最终重塑了整个泰洛文明。当时,泰洛的生物技术已极为先进, 这在部分程度上要感谢他们从前的卡巴人朋友在这一领域的奠基性工作。很快, 依靠史前能量的帮助,野心勃勃的生命延长工程使贵族共和统治者基本不 用再为死亡担忧,基因改良的作物和家畜遍及整个星球,个性化的基因改良技术 也让泰洛人可以为他们的眼睛和头发挑选光谱中的任何一种颜色。但是,这些其 实都还不算什么,真正带来凶兆的是,一些奴隶种族被创造出来,基因 和社会控制可以使一个克隆种族生而为奴。第一个这样的种族,身高十米,生性 好战,他们就是天顶星人(Zentraedi)。

V 机器人帝国

  公元1355年,在泰洛参议院的要求下,全球最有实力的一群科学家 开发出天顶星人。这群科学家,同时也是思想家,自称为机器人首领(the Robotech Masters,泰洛语就是Zorrlev'dra Gisterae)。这个组织是由三个自称为 机器人三长老(the Robotech Elders,泰洛语就是Zorrlev'dra Ertulve)的三胞胎 创立的。由于着迷于对“三”的数字崇拜,机器人首领(the Robotech Masters) 着手利用克隆技术来创造一个他们眼中的完美社会,一个由协调行动的三人组 组成的社会,种族的利益被置于优先考虑,情感和个性的表达则被禁止。
  尽管在名义上,天顶星人要服从参议院的命令,但是实际的控制权却掌握在 机器人三长老手中。当三长老秘密进行优生学实验的消息被捅出来之后,泰洛 人,尤其是贵族阶级一片哗然。参议院命令三长老立刻中止他们的实验。机器 人三长老对这个命令的反应就是召唤他们的天顶星部队。很快,他们就摧毁了泰 洛的武装力量。公元1361年,三长老夺取了泰洛政权,解散了参议院, 参院和下院的成员不是遭逮捕,就是被监视。就这样,在泰雷西亚大议政厅 (the Great Hall of Tiresia)里,机器人帝国(the Robotech Empire)宣告诞生 。夺取了泰洛人的母星之后,三长老开始谋求在已死亡的星际共和国的其 他部分建立自己的统治。
  机器人帝国面临的第一场危机就是卡巴人(Karbarra)。公元1378年,卡巴 人在一颗边远的卫星上试验了一种新型星际战舰武器:反射加 农炮。它把大威力核武器与定向能武器的优点集于一身,一般星际战舰上装备的反导系统对这种 武器也失去了效用。卡巴人借这场武器试验向泰洛人发出了信号,他们对三长老 毫无惧意。然而,三长老很快就判断出,如果任由这种武器得到发展的话,星域 力量的平衡就将偏离年轻的帝国。天顶星部队很快被召集起来,派往卡巴,他们 很快征服了卡巴,战争造成的间接损失并不大,卡巴人也没有太多伤亡。卡巴巨大的工业能力马上转化为帝国的资源,卡巴人被迫交出了反射加 农炮的秘密,新的科学家三人组随后完善了这种武器。很快,新一级的天顶星战 舰出现了(the flagship and monitor),它们全部装备这种威力恐怖的射束 武器。
  尽管卡巴人对帝国的征服心怀愤怒,但是帝国派来的总督却还是在最大的程 度上给予他们尊敬与仁慈,因此卡巴人从未发起过针对帝国的叛乱。事 实上,在之后的三个世纪里,由于泰洛商人的回归,卡巴人进入了他们经济繁 荣的极盛时期。另一方面,西沃尼亚(Ci'Vonia)因丧失贸易伙伴而引发的怒 火,也因为得到帝国对于自治权的保证,以及和泰洛自由贸易的权利,而平息下 来。
  然而,三长老仍然不放心他们的宝座。正因为他们的权力来源于史前能量, 他们决心成为史前能量唯一的主人。他们命令在奥普特拉星上喷 洒植物落叶剂,此举导致大量的当地居民因维人(Invid)饿死,帝国后来面临的严重冲突也在此时埋下根源。就像生命之花(Flower of Life)的种子是从奥普特拉偷来的那 样,帝国倾覆的种子也埋在那里。
  到了公元1450年,新的三人组已臻完美,三长老决定带着他们 的三人组奴才一起回到位于泰洛轨道的母舰上垂帘听政。依靠他们最紧密 的仆人——机器人首领,三长老很快就控制了除西瓦之外所有的泰洛殖民 地。西瓦同帝国签订的条约得到了尊重,条件是必须顺从帝国的命令。
  几乎在同一时期,因维人如浴火凤凰般,重新出现在宇宙中。 他们每每对帝国边远地区殖民地进行报复,然后在帝国武装力量赶来之前利用 空间折叠技术逃之夭夭。这种折磨,虽然对于边远地区的帝国居民一直是难以 解决的麻烦,但对帝国本身来说并不是很严重的威胁。然而这的确要求帝 国建立一个巨大的天顶星人卫戍舰队。很快,天顶星人就迫使因维人逃离奥普 特拉,但当因维人在泰洛势力圈外找到一个新的星球作为秘密行动基地之后,这种骚扰又开始了。
  此时,帝国的厚重壁垒上只有一个明显的漏洞:尽管机器人三长老垄 断着史前能量,但他们并不能独立的无限制的生产这种能量。而且,他们渐 渐完全依赖于这种连自己也不能控制其生产的能源。由于某 种三长老和三首领都无法发现的原因,生命之花虽然可以结出能够释放能量 的种子,但这些种子永远也无法发芽,事实上它们是不育的。慢慢的,生命之 花会成熟,不再长出种子,变得对帝国毫无用处。关于受精种子的秘密一直被佐 尔·戴罗达严密的守护着,作为最早发现生命之花的科学家,他把这个秘密当作自己的王 牌。佐尔销毁了所有关于生命之花的生物秘密资料,他把这些资料植入自己的 记忆中。尽管帝国巧言利诱佐尔交出受精的种子,他一直坚持只有在所有殖民 地的自由和帝国的公民权利都受到尊重的前提下,他才会这样做。最初三 长老很愿意满足佐尔的要求,只要那些颠覆分子的行为不危及他们的权力就可以 了。
  公元1481年,佐尔得到了前往西瓦(Ci'Va)的许可,在那里他继续了自己 的研究,并且和他的西瓦同行合作。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在基因工程上取得了大 量突破,然而只有一小部分成果被送回三长老那里。同时,由于越来越厌烦 帝国本身,以及它那些持续不断的战争和扩张行为,佐尔匿名写下了一些政 治和哲学小册子,呼吁以联邦共和国取代当前的帝国,同时痛斥了三人组 这种非自然形式。当这些文章在公元1502年传到泰洛时,三长老招回了 佐尔,对他的人身自由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然而,西沃尼亚人,泰洛星的前贵族 阶层,还有帝国其他地方的人已经对佐尔的这些文字作品产生了共鸣。长久以 来由于害怕帝国的报复而一直保持沉默的西沃尼亚民族主义终于觉醒了,在帝国 统治下每一个星球都加入了这场反对帝国的大合唱,迫使三长老立刻决绝的作出 反应。

VI 西沃尼亚战争

  凭借威望和手中的权力,三长老授权最主要的下属:第一机器人 三首领,掌控目前的局势。公元1519年,西瓦(Ci'Va)被勒令交出自己的主 权,接受帝国派出的一个总督三人组。西沃尼亚人(Ci'Vonian)对此的回答是把即将降落星球的总督飞船赶出自己的空域。危机随即激化,第一机器人 三首领只好派出一支由1000艘天顶星战舰组成的舰队前往西瓦。由于西瓦强大的 防御能力,同时也考虑到它在经济和战略上的价值,机器人首领并不情愿 马上开战,他们希望不使用武力,而是依靠一个有力威胁迫使西沃尼亚 人向帝国的意志屈服。
  然而,由于事先对事态缺乏准备,同时丝毫不了解文化 所带来的快乐,天顶星指挥官同意了在西瓦谈判的要求,他带着一支庞大的先 遣队在西瓦着陆。当他同西沃尼亚政府讨论目前局势的时候,他的士兵却被毫无 畏惧且好客的西沃尼亚人快乐的同化了。不久后,天顶星士兵就向西瓦 政府要求了特赦,而西沃尼亚人也乐于满足他们的要求。一支更大的由 20万艘战舰组成的舰队,通常称为“纪律部队”,马上就被派去恢复天顶星 部队的纪律。但是这支援军的士兵拒绝向自己人开火。六个月之后,整个星球上 的天顶星人完全被文化感染。
  这时,由于损失了五分之一的兵力,机器人首领不得不采取行动,他们部署 了由80万艘战舰组成的主力舰队,命令彻底摧毁西瓦和叛乱的天顶星舰队。 由于无法确定明确的防御对象,同时在数量上也远少于敌军,流浪的天顶星人把飞船降落到西瓦,实施了一次紧急撤离。当主力舰队到达西瓦星域的 时候,四分之一的西瓦人口,大约有五亿居民连同全部的天顶星盟军已消失在 茫茫星空中。西瓦剩余的居民进行了勇敢的抵抗,成功的拖住了主力舰队, 为撤离的人们和天顶星盟军争取到了时间。尽管如此,主力舰队还是很快就 摧毁了西瓦的防御,整个行星表面遭到了轰炸。主力舰队的轰击蒸发了西瓦的 海洋和大气层,此举是为了杀鸡儆猴。
  真正的危机才刚拉开序幕。西沃尼亚人,泰洛的前贵族势力,还有那些 因对西沃尼亚人表示了道义上支持而遭放逐的人,和他们的天顶星盟军一 起对机器人帝国发动了一场惨烈的战争。他们采用了由因维人发明的折叠—游 击战术,只是活动范围要大得多。机器人三长老为此不得不大幅扩军,制造 更多忠诚的天顶星战士。帝国现在必须面对一群英勇不屈的敌人。由于帝 国防御力量分散在众多星系中,“佐尔的追随者”——三首领如此称呼他们的 敌人,总是可以把力量集中在他们选定的每一个目标上。他们几乎在每 一场战斗中都可以轻松取胜,然后在帝国增援部队到来之前撤入未知的深空 。在后来的两个世纪里,帝国变的支离破碎,不断被西沃尼亚—天顶 星联军和掠夺成性的因维人蚕食。后者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展开自己的 复仇行动。
  公元1792年,为了毕其功于一役,叛军采取了鲁莽的战略,整个天 顶星起义舰队折叠至泰洛宙域,很快粉碎了轨道上的天顶星防御力量,然后 开始围攻机器人统治者的母舰。西沃尼亚舰队得到了泰洛星大部分的前贵族势力 的支持,他们把这次行动看成摆脱三长老统治的大好机会。于是,自从天顶星人 作为泰洛人的战士被创造以来,三长老和三首领第一次不得不把自己 的部队,包括他们的三人组克隆人,投入到战争中。尽管双方的损失都很惨 重,帝国近卫军还是把防线支撑到天顶星援军赶来的时候。主力舰队集合后 折叠至泰洛宙域,很快击溃了西沃尼亚特遣队,在损失了一半的战舰之后,西 沃尼亚人再一次被迫撤回黑暗的深空中。从此以后,他们再也没能对帝国形成 像样的威胁,然而先前的打击已使帝国大伤元气。作为被西沃尼亚文明感 染的教训,天顶星指挥官们得到警告,永远不可以同文明种族做深度接触。

VII 首领帝国

  失望于机器人三长老在西沃尼亚战争中的拙劣表现,第一机器人三首领,在得 到了几乎所有的其他首领的支持以后,于公元1800年夺取政权,仅 给三长老保留了一个名义上的领袖职位。西沃尼亚人现在已不再构成威胁,新 的天顶星部队也在成长,帝国开始从毁灭边缘的可怕战乱中恢复过 来。帝国的中兴开始了,尽管重建的首领帝国(The Masters' Empire)比极盛时期的机器人帝国小得 多;大部分边远地区的殖民地,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小的,都在残酷的因维人 进攻中被连根拔起,许多较大的殖民地则毁于西沃尼亚战争中。
  但是,随着天顶星武装力量在剩余的殖民地中得到巩固,因维人的威胁被控制 住了,在之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并没有给帝国带来太严重的麻烦。然而,长期的战 争带给天顶星元首多扎相当大的自主权以控制天顶星舰队的行动。机器人首领 和他们的天顶星奴仆之间的联系开始减弱,多扎对他收到的命令的解释与机器人 首领的原意往往相差甚远。
  到了这一时期,不断萎缩的史前能量供应已日益接近临界点。每半 个世纪,佐尔就会被释放出来,到一个新的星球上播种生命之 花。在公元1950年前后,佐尔乘坐新型的泰洛战舰“太空堡垒” 再一次前往执 行这个任务。长久以来,机器人首领已经认定,佐尔绝对不会向他们透露生命之 花的秘密,但他们也发现,佐尔已厌倦了对抗他们,他的要求越来越形式化,机器人首领自然乐意予以满足。
  与此同时,因维人的战术发生了小小的变革。随着因维人不断 夺取泰洛殖民星球,他们开始建造生命之花种子的储藏库。让机器人首领失望的 是,他们发现佐尔一直在播种的生命之花种子其实是基因突变的变种,因为甚 至因维人也无法制造受精的种子。更糟的是,不育的种子和生命之花的植株 至少可以在短期内提供因维人食品和能量。随着因维人开始在战斗中使 用因维运输舰(巨大的类似蜂巢的战舰,对应于泰洛母舰),因维人至 少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和天顶星人真正对阵的实力。不过事实上,因维人在这段时间里并没有永久性的收获,当他们藏身于大麦哲伦星云的新 基地被机器人统治者的空间折叠探测器发现之后,他们还遭到一次巨大挫 折。一支天顶星特遣队花了六年时间找到了这颗行星,随之发起无情的进 攻,迫使因维人第二次放弃了他们的母星。然而,事态的发展清楚地表明,胜利 的天平已经从虚弱而饱经忧患的帝国偏向了因维人。
  公元1940年,天顶星人发现了最后一个西沃尼亚人据点并摧毁了它。尽管在 此之后机器人首领还是担心“佐尔的追随者”不知哪一天又会回来,但这 种担心再也没有成为现实。西沃尼亚人的名字从此销声匿迹,因维人 成为帝国剩下的唯一的敌人。
  然而,尽管治下的星球仍受到严密保护,帝国却已经面临瓦解的边缘了。能 源供给日渐短缺,为了保证帝国的统治秩序,相当程度的自治权已被还给非泰 洛人定居的星球,比如卡巴(Karbarra),可这些星球没有一个试图独立, 因为那会让他们直接面对因维人的屠掠。帝国的中兴结束了,长期以来一直 停滞不变的社会开始逐渐腐化堕落。

VIII 泰洛沦陷和因维统治

  垂死的机器人帝国终于在公元1999年2月彻底走上了崩溃的道路。佐尔在一 次深空播种行动中死于因维人的埋伏。制造受精种子的秘密也随着他的死亡从 这个世界上消亡了。更糟的是,太空堡垒在冲突中被自动发射出去,折 叠进入了未知的时空,而剩下来的受精种子全都藏在这艘船上。
  机器人长老不顾一切的想拿到剩下的受精种子和它们的母体,于是,他们做了 一个可能非常愚蠢的决定,授权多扎使用任何必要的手段夺回太空堡垒。
  公元1999年7月,太空堡垒坠落到地球上。十年后,布里泰·孔蒂克 (Breetai Krondik)率领的天顶星特遣队也追踪到地球。几乎又是一次西沃尼 亚战争开局的翻版,布里泰统率的帝国舰队,战舰数目约是全部天顶星舰队的 五分之一,又叛逃到人类文明这一边。但这一次,流浪的天顶星舰队和他 们的文化感染者甚至没有时间考虑逃跑的计划。公元2011年6月18日,多扎, 受到清除地球附近被文化感染的天顶星人的欲望驱使,率领尚有足够 能量折叠到地球附近的所有天顶星战舰,离开了帝国的中枢星系。该宙域长久以来一直受 到天顶星部队的保卫,现在却陷入易遭袭击的危险状态。地球遭到天顶星舰 队的轰炸,但是由超级大炮、太空堡垒、还有布里泰的起义舰队组成的联军凭 借惊人的意志立刻发起反击,在所有天顶星军事频道里播放的音乐成功的干扰 了通讯,引起了多扎部队的混乱。战役结束时,两支敌对的天顶星舰队两败 俱伤,而现在的机器人帝国,就像一只熟透的果子,因维人唾手可得。
  因维人花了好几年时间才真正开始利用现有局势。在天顶星主力舰队被摧 毁之前的十年里,他们在和天顶星人的大规模战争中损失惨重。而且和机器人首 领一样,他们也对史前能量感到绝望。但后来他们利用机会,重新占领了奥普 特拉,在肃清了帝国在星球上的残余力量之后,又开始对泰洛星本身施 加压力。
  现在机器人首领唯一的出路就是循着天顶星人的道路前往地球。由于不清楚地 球的确切方位,他们在公元2013年10月进行的第一次空间折叠只把他们送到了 距离地球20光年的宙域。但是除了使用亚光速推进之外,他们没有足够的能量 完成去地球的旅程。后来,从腐败的史前能量母体中榨挤的能量终于让他们能 够从距离地球几光年远处完成一次短途的空间折叠,这次折叠大大缩短了旅 途,可当他们到达地球的时候,已是强弩之末,斗志全无了。
  对泰洛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它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已撤离,只剩下 一些衰弱无用的生化部队(Bioroids)。长久以来,机器人首领和轨 道上的三位一体克隆人社会一直听任泰洛星的居民处理自己的事务,现在,这个 星球只能听任因维人的摆布。
  因维征服泰洛的战役结束于公元2022年12月,泰洛本土全部沦陷。尽 管在泰雷西亚地区的抵抗异常激烈,但是其他大部分地区兵不血刃。然而,因维人的怒火并没有因轻松的胜利而平息,他们开始对泰洛人 实行种族灭绝行动。公元2023的1月,太空堡垒远征军的到来打断了这个计划 的实施。远征军的目的本来是为了防止在地球上发生第二次与机器人统治者的战 争,但是现在发现他们必须和因维之王瑞金特的占领军作战。三个月之后, 精疲力竭、同时又过于分散的因维人被赶出了泰洛星。太空堡垒远 征军接管了星球管理权,公元2030年,在泰洛人的要求下这种关系被确立 下来,随同远征军一起到来的全权理事会成为泰洛的最高政治机构。

VIII 泰洛沦陷和因维统治

  长期的战争把泰洛变成了一片焦土。自从殖民地丧失之后,外星世界的食物 和产品供给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唯一使泰洛免于饥荒的原因在于泰洛的人口已 经大幅度下降。尽管因维人在短暂的占领期间屠杀了许多泰洛人,但最主 要的原因还是泰洛早已变成一个孤立世界,异常高的生活水平导致了几 世纪极低的人口出生率。另外在帝国后期,为了恢复许多殖民地而进行的大规 模移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因维人被逐出泰洛的时候,整个星球的人口只 有2亿8千万,大致和天顶星大屠杀之后的地球人相当。但是,一个显著区别是,持续几世纪的低出生率,再加上人人长寿, 明显带来了人口的老龄化。当远征军抵达时,泰洛人的平均年龄超过60 岁,35岁以下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7%。
  殖民地的情况更为糟糕。在机器人帝国的鼎盛时期,大约有1000亿泰洛人 生活在外星世界。在血腥的西沃尼亚战争后,这个数字锐减了一半多。而因维人看来十分成功的拔除了所有的前泰洛殖民地,无人在这些殖民地上幸存 。
  泰洛人早已忘记了如何照料自己。几乎全部的城市人口都是由艺术家 和哲学家组成的。大片的农业区全部依靠自动机械管理。科学和工程很久以 前就变成了三人组克隆人的追求,机器人首领相信,母星的居民衣食无忧,终日慵懒,就必然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不会给帝国带来麻烦。 不过,泰雷西亚人毕竟是个骄傲而多才多艺的民族,看到因维人随意蹂躏自 己的国土,他们终于从长梦中惊醒。当远征军解放了泰洛之后,这些来 自地球的血亲兄弟受到了英雄式的欢迎。城市开始重建,同时还按照地球上为 天顶星人融入人类社会而开办的成功的学校模式,为泰洛人建立了 技术学校。公元2033年,17万克隆三人组乘坐Togukawa级登陆舰马库斯·安 东尼斯号(Marcus Antonius)返回泰洛,他们的回归只在泰洛人中引起 了小小的震动。这些克隆人后来在泰洛的重建过程中起了极重要的作用, 因为他们具有更广泛的技术背景,而且又相对年轻。
  哨兵战争和公元2030年以失败告终的爱德华政变是在泰洛重建过程中唯一 不和谐的音符,而且这两件事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泰洛星上的地球人 内部。从远征军抵达泰洛开始,到半数以上的部队回航收复地球为止,在这20年里,来到泰洛的地球人开始把泰洛文化视为自己的文化。远征军军官和 泰洛贵族阶级之间的联姻变的相当普遍。尽管一开始远征军的军事机关还试图把 地球文化和泰洛文化区别开,但后来,远征军已融入泰洛社会中 去了。到了公元2043年,解放地球的行动开始时,许多新一代的地球人已 经把泰洛,而不是地球,当作了自己的家。
  在哨兵从爱德华手中夺回泰洛的行动中,泰洛生产太空飞船的最后 能力也被摧毁,但泰洛依然是一个星际强权,远征军的地球人就是它 的代理人。公元2035年,泰洛在哨兵联邦的条约上签字,此时它已不再是盟 主,而只是联邦中一个平等的成员。

(编者注:本文根据《超时空骑团》设定集、Robotech图画集、小说等资料结合而作,因此仅供参考用,本文完成于官方年表出台之前,若年月与官方年表不符,以官方年表为准。本文所用“公元”,皆为地球公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