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森的零点生涯 IV·生死线
(7) 等待拂晓


  零点的天空变黑了。从5天前起,零点就再没出现过日出日落,沉浸在似乎永无止境的夜里。因为零点正在蓄势待发,做一切能做的准备。当人类最后的拂晓来临时,生存,还是灭亡,终将有分晓。——日记,2021年8月16日
  
  我度过了生命里最难熬的5天。在接受任务之后的这几天,大部分时间我都寝食不安,辗转难眠。我知道这项任务的份量,也清楚同僚们对我的无声的怀疑。虽然我在任何人面前都表现得胸有成竹,但事实上我心里完全没底,只要一想到即将来临的日子,我就会紧张得浑身发冷。
  每天的训练和模拟会战结束之后,我总喜欢去军港附近溜达。以前从没在夜里到过港口。这几天零点停止了钟摆式的反转,而是一直将背面向着太阳,因此我们所在的正面一直处于黑夜里。我知道这是零点正在争分夺秒的积蓄能量以备决战,不仅地底的主反射反应堆必须尽快达到临战状态,备用的太阳能动力源也得加速饱和。我更明白,如果真的到了全军覆没的最后时刻,零点必然不惜用同归于尽来阻止冰星人向内层行星的切入。
  生死存亡都取决于女娲行动是否能成功,而成功率却像上帝掷出的骰子一样难以预料。冰星人不断集结兵力,总攻迫在眉睫,人类已经走投无路,才会不得不铤而走险投下如此的豪赌。我茫然的仰望仿佛近在咫尺的太空,回忆自己来到零点这短短的一年半载,一切恍如梦中。
  军港上方密密麻麻的架满了小太阳灯,把港口照得亮如白昼,但港口外沿很模糊的沉浸在冰冷而黑暗的星空里,好像一段正被星的海浪拍打着的驳岸。每天的这段时间,SDF-3和其它主力舰都会在港口进行常规模拟,我已经看了很多天了。在那里我碰到了瑞克·卡特将军。他刚从他自己的旗舰守望号上下来,点了一支烟,独自俯瞰着整个港口。
  “这几天雷达不断收到来源不明的神秘信号,”他眉头紧拧,忧心忡忡,“初步估计是来自半人马座α,我们得做好准备,也许这会对女娲行动有所影响。”
  我不作声的看着他若有所思的夹着烟,任由细细的白烟从指缝袅袅上升,也没有想到去吸上一口。过了很久以后,他才揿灭烟头,转脸打量了我一下,仿佛刚想起来我也在场。
  “不用多想了,推荐你的的确是我。”他对我这么说,嘴角露出了淡淡的微笑。我有点出乎意料,愣了一下没接话。看来我竭力装出的镇静在将军面前不堪一击,他早已对我内心的困扰一目了然。
  说这话的时候,港口已经恢复了宁静,成千上万艘大小战舰正安静地悬浮在我们脚下凉沁沁的空气中。我不自在的耸耸肩,似乎头一次感到零点的空气这么凉。
  “我之所以推荐你,是因为你拥有我们急需而且普通人没有的能力。你心里不自在,因为认为你的能力是上天所赐而非由你的努力得来,听上去就像是靠裙带关系飞黄腾达那么令人尴尬,对不对?”他慢慢的说,“但是,从来就没有什么天上掉馅饼的事,任何机遇都有它的前因;尽管你并没有在这件事上争取过,但这件事却来源于你在别处的勤奋。机遇不会光顾没有准备的人。因此你无需觉得它来得不够光彩,不够理直气壮,它同样是你的努力所得。”
  我想了想,什么也没答出来。
  “我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顾虑。当年有很多人认为我之所以飞速晋升是因为沾了丽沙的光,更有人认为我选择丽沙只是为了自己的仕途。我那时也很矛盾,我的自尊心让我受不了别人对我的猜疑和说三道四。”他接着说,“但渐渐的我想清楚了,我爱谁,是一件单纯的事,无论这件事会带来什么后果,我都不在乎。”
  我有点讶异的望着将军。将军眺望着远方,星海在他深深的眼睛里投下了闪亮的光芒。这是一个我想了很久都不敢问的问题,他就这么毫无先兆的把答案平静的摆在了我面前。
  “你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荐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既然你的确是我们需要的人,那么我绝不会因为你和我有私人关系而不推荐你。我希望你也有这种勇气,不要受其它不知所谓的因素的干扰。既然上天赐予了你这样的能力,那么你就的确值得拥有这份能力,你应该欢迎它,使用它,而不是推辞它,回避它。相信自己吧,杰森。”
  也许是卡特将军坚定郑重的语气起了作用,在那以后我平静了很多。在港口又转了一圈后,我给姐姐打了个电话。姐姐深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但她执意不肯回地球。而现在她在电话里也坦然的很,不再像以前那样絮叨。我心里明白,到了此时已经无须多说什么。这个地方有她的亲人,有她爱的人,还有她昔日的伙伴,她已经下定决心和我们共存亡。
  渐渐的,军港的人多了起来。陆续有战队开进战舰和停机坪,地勤在跑道边忙忙碌碌,就像不知疲倦的蚂蚁。不知不觉中我忽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起周围安静了下来。在璀璨的星光下,成千上万的军人抬起了头,似乎正翘首期待。我不清楚他们安静的原因,但我仍不由自主的加入了他们,因为在我的内心深处,隐隐约约的明白了我们正在等待什么。
  高高的观测台上,丽沙·卡特将军出现在那里,一身洁白的军装,瘦削柔弱的肩膀在满天星光的映衬下坚如磐石。与此同时周围的屏幕一起启动了,将军的头像在上面一个个的亮起。汇聚在军港的人们,等候在营房的人们,忙碌在办公室的人们,乃至整个零点,在这一刻都静候着她接下来将说的话。
  将军开口了。她的声音,她的表情,都一如既往的镇定而平静,似乎并不是在做战前动员,而只是在娓娓诉说着一件事:
  
  “零点的全体官兵们,早上好。首先,我以一名战士的身份再次感谢你们连月来的英勇奋战,使得人类守住了萨拉防线,而免遭灭顶之灾。然而战争并没有终结,在小行星带之外、木星防线还有冥王星防线,冰星舰队依然虎视耽耽,时刻准备吞没太阳系。所以,我们必须继续战斗。
  “4个小时之后,全球联合防御军将在小行星带防线发动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太空战。只有赢得这场战役,我们才能消灭冰星主力舰队,夺回代达罗司防线,孤立在冥王星盘踞的入侵者,才能让人类脱离末日的威胁。
  “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即将面对的是百万之众的冰星舰队。它们强大的毁灭性攻击力你们在先前的几个月中已经完全了解了,而这次在小行星带集结的兵力超过了过去所遇到过的兵力总和。我知道你们面对如此强敌一定会胆怯。是的,每个人都会胆怯。如果有人说他不害怕,那是撒谎。但我请大家要记住的是:敌人和你们一样害怕,并且很可能更害怕。因为它们能量储备不济,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地步。它们很可能在战斗过程中就丧失了能量供应,也很可能因为急躁而出现防线上的漏洞,只要你们勇敢、冷静,不要被恐惧压倒,也不要被短暂的优势而冲昏头脑,就一定能生存下来,赢得最后的胜利。
  “我也知道你们的另一种感受。你们大多数人已经听说了敌人的来历和处境,你们会困惑,会猜疑,会彷徨,会同情它们。为什么在十年前人类用文化的力量获得了对抗武力的最终胜利之后,今天却再次重拾武力,用血与火来终结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为什么在十年前人类实现了和天顶星人的异族大同之后,今天却舍弃了沟通和交流,再次面对两种文明之间无法妥协的生死战争?我现在明确的告诉各位,并不是每种文明都有可能和另一种文明实现和平共存的。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我们就尝试过了各种沟通和交流手段,希望能和对方化干戈为玉帛,但换来的却只有死亡和绝望。经过惨痛教训后我们终于明白,冰星人不是天顶星人,它们和人类,和天顶星人,和生存在银河系乃至整个我们的宇宙中的智慧生命都无法共存,因为他们不属于我们这个宇宙,它们和这个宇宙的生物缺乏沟通理解的物理基础,它们生存下去的前提,就是我们整个太阳系的毁灭。作为个人,我也同情它们,为它们无端流落在容不下自己的异域世界;但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会毫不犹豫的拿起武器,并且多少年后都不会为此内疚后悔,因为我要我自己的种族能够继续存在下去。
  “的确,每个种族都有生存的权利,也有保护自己不被消灭的权利。当面对无法解决的生存矛盾,当面对迫在眉睫的灭族危险,我们该怎么做?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已经做出了选择。那就是战斗!不是胜利,就是灭亡,为我们自己,为地球上亲人的幸福生活,为整个人类种族的延续,今天,我们不会坐以待毙,我们不会任人宰割,我们要战斗,继续战斗,不断战斗,直到渡过最后的难关!胜利属于人类,自由属于人类,生存属于人类!”
  
  在她的话音结束的一瞬间,随着无数支手臂振向天空,从每个角落爆发出的经久不息的欢呼声淹没了整个零点。
  子时已过。零点的气膜开始了最后一轮蓄能,原本深邃透明的星空模糊了起来,渐渐的黑得像墨汁一样。我知道无数人就将在这漆黑的夜空下,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的等待最后的拂晓。当4个小时后气膜蓄能完毕,而零点的正面也重新回到阳光下的时候,那时,决战将开始。
  斗志高昂的人群依然源源不断的涌向港口,奔赴他们的岗位。我也必须回到Z6机库,做最后的准备。但在那之前,我还得办一件事。
  我来到研究中心依尔妲所在的研究室外,想见她一面。我知道和她见面总是一件艰难的事,但我必须见她,因为今天之后,也许就是永别。
  依尔妲走出门口,刚看到我时她愣了一下。“是你。”她朝我的周围看了看,低声说,“你怎么还没去Z6报到?”
  “你怎么也知道我要执行什么任务?”我顿了顿,反问她。
  她一时语塞,垂下了眼睛,睫毛在白皙的皮肤上投下了羽毛样的阴影。过了几秒钟,她说:“朗博士说,半人马座α出现了一道神秘电波,这几天强度一直在增加,可能是来自一个微型黑洞。”
  “嗯,我知道了。”我毫不躲闪的看着她。
  又沉默了一会,她轻声问:“那你还有什么事么?”
  “是的,”我深吸一口气,大声回答,“我想告诉你,依尔妲,我爱你。”
  听起来似乎很奇怪,我和她也算谈过大半年恋爱,却是头一次说这句话。但那又怎样?我不想再回避问题,我的确爱她,我一直都爱她,从很早以前开始。
  她低着头,一声不吭。我没法看见她的表情,也猜不出她在想什么。惊讶,迷惑?或者又是轻蔑,不屑?不管怎样,我说出来了,我不再有遗憾。
  “我永远爱你,依尔妲。”我再次说了一遍,然后头也不回的,大步离开了研究中心。
  无论今天会怎样,我永远爱你。
  
  公元2021年8月17日凌晨3:55,零点的东方,现出了第一线曙光。

 

 
  前页    返回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