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
ROTOTECH: 她带给了我一些什么


  “我们喜欢太空堡垒,但是堡垒留给我们一些什么呢?”Cocola的这个议题很好,看似平淡无奇,但我倒觉得很耐人寻味。是啊,传奇故事百看不厌,经典配乐无与伦比,《太空堡垒》是我们大家的至爱诚然不错,可是不能总是在怀旧,总是在争论。争论和感慨必不可少,但应该是静下心来细思量这个问题的时候了,至少我应该这样。每个联盟的朋友对《太空堡垒》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感情,这种情感历久弥深,挥之不去,我权且称其为“太空堡垒情结”。为什么会有如此厚重的“堡垒情结”,为什么对其念念不忘?要追根溯源,《太空堡垒》究竟给了我们一些,这是问题的症结。   
  昨天晚上才看到Cocola的这个议题,迟了些。可是整整一天,也没理出个头绪来。《太空堡垒》给我的感受太多太深,也可说是对我全方位的学习工作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冲击和鼓动。这种感觉可能是平静淡薄的,但却是长期持久地在发挥着作用。更有趣的是,这种作用在不定期的“堡垒因素”(比如突遇堡垒迷、突见堡垒物)的激发下,会热情的迸发,今年是最好的注解,找到了联盟,找到了盟友,好像回到了娘家,于是热情高涨,激情四射,堡垒情结升至极限了。纷繁芜杂的体会和思路,反而干扰和冲淡了对于主题的探求。一种力量驱使着自己要坐到笔记本前回答Cocola的提问。虽然答案还没有,更没人邀请,但一种冲动已经把我的十指放到了笔记本的键盘上了,欲罢不能了。唉,还是“堡垒情结”的缘故。   
  没有答案并不等于没有思考,没有答案也不代表一定会胡言乱语。其实一直都很喜欢这种状态,思绪随指尖的起落和键盘的节奏自然流淌,出来的往往是一些真话,掏心的话。吾手写吾心,入了境,相信会有顿悟和灵感,于是答案有了……   
  我想就我个人而言,从宏观上来讲,《太空堡垒》给了我两样东西。一是技术层面的,二是认知层面的。所谓技术层面,是指一个狭义的范围,即仅就对动画片的制作和理解而言的。我们可以看到,在Cocola的议题下,有人这样回复:“它从此彻底改变了我对动画片的看法,原来卡通也能如此深刻,如此感人。”还有一句更经典的:“原来好人也会死。”这两句话我觉得说得真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还是那句话,争论哪部动画片最好爱、哪个卡通人物最有型是个费劲累人且永无结果的事情。我只能说我最喜欢的动画片是《太空堡垒》,可是这并不影响到我对其他动画片的喜爱。我也不会对他人持有相异的选择加以仇视。《米老鼠和唐老鸭》、《机器猫》不可不称之谓不朽佳作。《灌篮高手》、《神探柯南》虽然基本没怎么看过,我也相信是杰作。肥皂剧式的幽默、以心理见长的白描,一个都不能少。但一定不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在我们为有幸观赏这些动画巨作时,也有些遗憾,像《太空堡垒》这样的白乌鸦少了点儿。卡通是给小孩子看的,这个观点显然是不成立的。这个观点即使在《太空堡垒》诞生前也是注定要被推翻的。因为迪斯尼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三十六部动画电影中不乏无聊之作,但却总是赔钱的少,因为成人也未必总是报着受教化、受洗礼的动机去看动画电影的,很多成人和孩子们一样,也是为了图一乐,区别只在于孩子们是瞪大了眼睛要找出白雪公主的美丽和王后娘娘的狠毒,而成年人则更多的是要给自己的眼睛过个生日,娱乐消遣一下,仅此而已。但是仅仅只得出“卡通片适合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因为它能给所有人以享受及娱乐”这样的结论仍然可悲。为什么动画片始终只能扮演下里巴人的角色,难道不能将一部好的动画作品与一部优秀的小说或者一部成功的电影相提并论吗?我突然想起了金庸,为什么给他的称号只能是著名武侠作家,却不见给林语堂给个著名爱情作家,给张爱玲一个什么抒情作家的头衔?只因为文坛上始终有一股邪气:武侠小说是不是小说的小说,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小说。其实体例题材只不过是作家借以表达理念的一个图径和手段罢了。可是有了那条不成文的规定后,一切都走了样。动画片也如此,“小儿科”的帽子戴在头上,于是它始终只被看作是不入流的东西。创作者先创作了大批的不入流的动画片还是评论家先给动画片扣上了不入流的帽子,已经无从考证,可是结果可怕。在恶性循环中,哄孩子玩、图一乐儿的倾向越来越严重。《狮子王》好不好?好,确实好。难得的佳作。这里面就有来自高科技和高投入的鼎力支撑。可是需要指出的是,当代科技与文明对于动画片的发展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在拓展视觉效果和放大幻想空间的同时,它也把人心弄浮躁了。动画片究竟能不能取得像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一样的收效,能不能摆脱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卡通片的定义,以及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对人们产生具有实质意义的影响而非过眼烟云或者付之一笑,《太空堡垒》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答案。以电视剧的拍摄手法来演绎一部动画片,无论是在故事情节的连贯上、人物形象的勾勒上、角色心理的开掘上都是细致入微。蒙太奇、意识流、解构主义等文艺创作手法的坚定引入,再加上浓墨重彩的电影式原声配乐,从某种意义上说,《太空堡垒》可说是最早的卡通版的电视连续剧,这样说应该不为过吧。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好人也会死”的问题。成人化是很早就在动画界提出的一个课题,如果大家经常看HBO第二卫星频道的话,它经常在午夜播出一些“成人动画”,充斥“拳头”和“枕头”两大主题。虽然这些片子还是很具观赏性的,可是成人化是否就等同于色情与暴力,我看值得商榷。我个人以为,将焦点不仅对准儿童,而是对准包括儿童、成人在内的大部分人的作品恐怕才可谓之成人化吧?正比如《太空堡垒》,大家都承认其为一部成人化作品,但它并不影响到当初像我这么小年纪的孩子收看。熟知《太空堡垒》的朋友们都知道,《太空堡垒》故事的演进是一个时间连续、脉络清晰的历史进程,是可以给出一个具体的历史大事记的时间表的。于是从这个角度来评判,它是不是也可称作一部历史小说呢,尽管它的一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尚在遥远的未来。大主题、人性、人格、中心事件始终作为一些核心问题得到关注和贯彻,下了大功夫的的片头片尾及一丝不苟的下集预告,让观众还能再说什么?“它从此彻底改变了我对动画片的看法,原来卡通也能如此深刻,如此感人。”,不是已经有人说得很清楚了。这就是《太空堡垒》给我带来的技术层面的东西。使我对动画片的观念有了一个大的转变,大的延伸。噢,原来动画片也可以这样拍,这样演。   
  《太空堡垒》带给我们了一些什么?我想更多的是认知层面的。即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我突然想起其实儿时还有一部写实的动画作品,同样是纪实的,连续的,以刻画人物心理见长的片子,叫《小妇人》。可是不少人早已将它忘却,包括我们的领导Kiki,呵呵。被忘掉的原因是很多的,但主要的一点我想还是关于对焦点的筛选上没有找准大方向,所以没有在一个更大的人群范围内产生广泛而又强烈的共鸣。如果只是占领了观众的眼睛而不是同时也占据了观众心灵的作品是必定要被割舍和遗忘的。我一直比较推崇《太空堡垒》的审美价值取向。早些时候我曾就这个问题和联盟的一些朋友探讨过,可惜分歧比较大,没有达成共识。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承认《太空堡垒》的美学价值。在给Cocola关于此议题的回复中,有人写道:“改变了我的性格和生活。”有人写道:“是啊,把我们这些有可能变坏的孩子,都熏陶成好人了。”这里我们权且不去探究这些话语是不是言过其实或者仅是笑谈,但我想至少是一种可能。科幻题材常常是动画领域里的一块大蛋糕。因为,相对电影而言,可以任意发挥而经费上要节约得多,而且总是报着我前面说的那种只是做一部不用动脑筋的片子而已,这样的科幻片即使漏洞百出也不会遭到观众的指责,因为大家会说:“此不过是一个动画片嘛,何必叫真呢?”在这种思维定式的牵引下,科幻片越来越走样,现在已经发展到了非鹿非马的境地。一部动画片,很难界定它是科幻片、神怪片而是别的什么其他类型,而只能笼统的称之为动作片了。纯而又纯的科幻片应该还是有的,可是编导有没有静下心来想想他手头的这部科幻动画片是不是大致建立在一个较为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胡编乱造呢?他的这部作品的幻想与夸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与现实人类社会相联系?难道只是为了卖钱?想举些例子,这样胜过空头支票,可是现在的动画片我看过的实在是太少了。只好还是用那些老掉牙的东西来证明我的观点。《忍者神龟》究竟算做一部什么类型的片子?《变形金刚》应该算作一部科幻题材的片子了吧?本来机器人与汽车、飞机等等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但创作人员引入了一个“变形”的概念,立即给了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从科技的发展上来推敲我想也是可行的,可是这个片子实际上和科学没有太大的关系,和现实生活联系也不是很紧密,于是看热闹的多,看过之后静下心来想问题的少。我就属于看热闹且看得津津有味但之后就去睡觉的一员。如果生活只等于爱情、足球、篮球、棒球或者别的什么球,如果爱情只等于帅哥和美女,如果战争只等于炮火和硝烟,如果感情只等于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那么《太空堡垒》也不过是一部平庸之作。幸好不是,不幸中的万幸。可是不少人,包括传者和受众在这些命题之间划上了等号,更为可怕的是还有一大批人正在和即将在它们之间划等号。正如在对此议题的回复中,有人写道:“真实感极强,有参与感”、“是一部让我一直到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怀念的卡通!”是啊,只有带给受众一些深入的思考,观众才会参与其中。只有出现了与现实生活休戚与共的话题,才能使我们铭记于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我认为它一定也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的两大主题。和平的对立面是战争,发展的内涵是文化和文明。和平与发展最根本的立足点是人类的道德和良知。这些大主题是我们年轻一代在顾及小家之余,应该思考的问题。并不是说看了《太空堡垒》,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那肯定是夸大其词了,可是《太空堡垒》这样的一些作品会在这些方面给我们一些启迪。感悟真谛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不像做数学题时一旦获得了一个解题技巧于是恍然大悟,它更有可能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经历。盟友共产主义说:“它给我们更多的是心灵上的陶治。”这也是我希望表达的意思,陶治、洗礼、净化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硬性指标,但它可能对我们一生都很有用处。《太空堡垒》在认知层面上给了我们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我认为一是学会了静心思考,二是学会了理性思考。   
  《太空堡垒》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为有缘拥抱这样一部上乘之作而感到骄傲。我们是《太空堡垒》的骄傲,《太空堡垒》应该为她拥有我们这样一批铁杆知音而感到骄傲。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带着思考、带着耐心来看这部片子。《太空堡垒》的影响还在持续,她带给我们的东西也将是持续不断的。   
  幼稚的动画片并不是败笔,二十几岁的人不能笑话幼儿园的孩子和戴红领巾的小学生,因为我们当年也是这样过来的,更何况幼稚还很可能蕴藏着童心未泯、童言无忌这样一些最天然的东西,大人也许有时更需要从中有所汲取。纯娱乐的动画片或其他光怪陆离的卡通片也没有错,学习工作了一天的大人和孩子有权欢乐和大笑,放松一下脑神经,包括你我。错误在于清一色,全国山河一片红了,这就不好了。败笔在于像《太空堡垒》这样的片子寥寥无几,难觅其踪。这个是人所不乐见的。我仍然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还能产生像《太空堡垒》这样的作品,甚至于超越它,可是时间呢,玄,嘿嘿。   

 

 
  返回